賈連翔
2025年11月01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張政烺、李學勤等書寫的定縣簡釋文卡片。 |
![]() |
《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 |
![]() |
記載著《論語》的定縣簡在廣域圖像採集技術下顯影並完成綴合。 |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這是《詩經》,定縣簡裡竟然還有《詩經》!”對一組竹簡圖像進行釋讀時,定縣簡整理研究團隊興奮不已。
近年來,簡牘的出土發現呈“井噴”之勢,促進了簡牘整理和研究的快速發展,其成果積累豐碩,為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信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資料和關鍵佐証。
實際上,簡牘出土時狀況差別很大,除大家比較了解的以兩湖地區為中心出土的飽水簡牘和西北地區出土的自然干燥簡牘之外,還有一些簡牘境遇特殊,出土時性狀極端惡劣,嚴重影響整理研究工作的開展。比如,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出土的一批竹簡,學界稱之為“定縣簡”,因墓葬早年被盜又被焚,竹簡不僅被擾亂,而且已炭化。這種簡被稱為“火坑簡”或“炭簡”,表面呈黑色,與墨跡相混,在可見光下文字殊難辨識,加之竹簡殘損嚴重,出土至今已逾半個世紀,尚未能全部整理發表。
早在1974年6月,該墓考古發掘主持人劉來成先生就將定縣簡送至國家文物局,進行保護和整理。1976年6月,曾參加馬王堆帛書整理的張政烺、李學勤、顧鐵符、於豪亮等先生,受邀參與整理定縣簡。據李學勤先生生前介紹,當時是在台燈下通過調整竹簡的側視角度,發現炭化竹材的反光與其上的墨跡略有區別,可勉強辨識出文字。
這樣艱難開展的整理工作,又因當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被迫中止。地震過程中,定縣簡得到了精心照管,但由於轉移后封存的盛簡木箱被不知情的維修工人倒置,致使竹簡又一次散亂,遭遇了二次損毀。
1979年,原整理者開始對竹簡重新排序、編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張守中先生參與其中,並對一部分性狀較好的竹簡做了摹本,這已是當時記錄這批竹簡最有效的方式。次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召集,定縣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成立,整理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論語》、曾一度被視為偽書的《文子》、《太公》(或稱《六韜》)、六安王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正月參加朝會的全程記錄等前所未見的珍稀文獻共8種。此間參與整理工作的主要有劉來成、胡紹衡、劉世樞、何直剛等先生。
1995年8月,劉來成、韓立森等先生再次成立了整理小組,先后發布了《文子》《六韜》《論語》的釋文。這一時期,定縣簡被轉運回石家庄,入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定縣簡內容多為重要的古代典籍,具有重大學術價值,自出土后始終吸引著海內外學術界的關注。竹簡在持續老化並分解,搶救性保護和整理工作日趨急迫。
2019年,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文瑞、毛保中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和湖北省荊州文物保護中心,開展了新一輪定縣簡保護修復、圖像信息採集和整理研究工作。
此次整理,開展了多學科聯合攻關。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研究員方北鬆帶領的簡牘保護團隊,根據炭化竹簡物質形態特點做分類取樣,對其進行顯微觀察、力學實驗、結晶度計算和光譜分析等。同時,對平整的竹簡和發生形變的竹簡分別開展試驗,研發出了炭化竹簡的加固復形技術。
定縣簡過往整理最大的困難在於無法採集到可辨識出文字的圖像,清華大學的團隊承擔起這一任務。工作前期,筆者和劉少剛、鄭子良、楊小亮3位研究員多次赴石家庄調研竹簡現狀,每次都順路拜訪當年制作定縣簡摹本的張守中先生,了解更多竹簡的特性和當年整理的情況。根據炭化竹簡墨跡的光譜特點,我們最終選定了多光譜信息採集的技術路線,經過半年多的試驗,設計出一套專門針對定縣簡特點並可以批量進行圖像信息採集的設備,成功攻克了定縣簡整理的關鍵難題。當採集出的圖像照片呈現在90歲高齡的張守中先生面前時,他激動地說:“當年摹寫時看不清的字現在都出來了!”
定縣簡出土已50余年,整理工作經歷了“三起三落”,每個階段的整理者都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加之竹簡現狀與出土時變化很大,因此各階段的整理成果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此次再整理,研究團隊十分注重收集和整理原整理者所制作的摹本、釋文卡片等一手資料,對相關學術史進行徹底梳理,這不僅可以全面反映定縣簡整理工作的歷程,而且能繼承和科學利用已有研究成果。
經過5年多的不懈努力,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2024年11月1日,《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成果發布暨學術座談會召開,並向全球直播。選粹中收錄了定縣簡的廣域圖像、2.5倍放大圖像及初次整理時的釋文卡片,首次向學界揭開了定縣簡的“黑色面紗”。清華大學黃德寬教授等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廣域圖像採集技術使這批炭化竹簡露出真容,收錄的釋文卡片使幾代學人的辛勞不被埋沒,這是本次整理工作的傳承和創新,也是多學科聯合攻關、有組織科研的成功典范。
目前,對變形炭化竹簡的矯形,對廣域圖像的深度處理以及利用新圖像進行的竹簡釋讀、綴合復原等工作仍在進行中。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1日 08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