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普法責任 創新工作方法
本報記者 張 璁
2025年10月31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法治宣傳教育法及全民普法有關情況。
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黃薇表示,法治宣傳教育法的通過施行,將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
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規定,法治宣傳教育堅持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黃薇介紹,“習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寫入國家法律,明確了法治宣傳教育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和科學理論指引,也將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從所規定的主要制度來看,該法明確規定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機制,明確法治宣傳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同時還豐富法治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明確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的監督和保障。
今年是全民普法40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規劃收官之年。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新時代新征程全民普法工作全面創新發展,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全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全面依法治國的社會基礎不斷夯實。大力弘揚紅色法治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建成113個全國性、5000余個地方性的法治文化陣地。廣泛組織社會力量參與普法,15萬名普法講師團成員、222萬名普法志願者、420萬名“法律明白人”遍布大江南北、城市鄉村。
法治宣傳教育法把全民普法成熟經驗做法和制度創新成果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有利於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全面普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胡衛列表示,法治宣傳教育法對各類主體履行普法責任作了系統性制度安排,進一步壓實了各方的責任。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是“軟任務”,是法定職責,是“硬指標”。
從相關規定來看:法治宣傳教育法壓實國家機關的普法責任,實行普法責任制,並對普法責任作了明確規定,對有關部門圍繞重點領域、面向重點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群團組織等其他主體的普法責任,規定群團組織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行業協會、商會等要加強對會員的法治宣傳教育,新聞媒體和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公益普法責任。
互聯網已經成為法治宣傳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之一。國家網信辦網絡法治局負責人黃春華表示,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了網信部門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職責、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治宣傳教育義務,強化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公益普法責任,鼓勵支持運用新平台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普法方式,完善了無障礙信息交流普法方式等,回應了互聯網時代普法工作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網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優勢,推動網絡普法成為法治宣傳教育的最大增量之一。“用網絡普法”,2024年國家憲法日前后共推出主題活動3000余場次、網絡報道19萬篇次,網上點擊量達到23.5億次。“普網絡法”,精心組織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網絡法律法規的宣傳。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文斌介紹,提升法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是教育部門一直追求的目標,教育部門為青少年准備了組合大禮包,例如堅持“憲法晨讀”活動、建設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實施“憲法衛士”行動方案、打造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比賽、開發全國性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示范基地、持續配齊建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這支專業隊伍,為孩子們提供更加豐富、可感可知的憲法法治學習體驗。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31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